近日,当代艺术家蔡万霖个展“yy同行”在意大利都灵的Mastio della Cittadella博物馆开幕。本次展览由国际策展人温琴佐·桑福策划,共展出“yy”系列8幅油画和两组雕塑作品。都灵市副市长、文化部长等各界知名人士也莅临开幕现场,向艺术家蔡万霖表示祝贺。
mastio della cittadella博物馆
正如策展人桑福所说,“yy”能被不同年龄、文化语境的受众所喜爱,他像一个不离不弃的朋友,“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,都能从yy身上看见不同的自我”,少年可以从他眼中看到纯真,成年人则能从他眼中看到智慧。相信这次都灵之旅,能让更多人了解“yy”深邃的内心,为中国和意大利的文化艺术打开新的大门。
【资料图】
蔡万霖与策展人温琴佐·桑福.png蔡万霖与mastio della cittadella博物馆馆长
Mastio della Cittadella博物馆馆长开幕式致辞时表示,Mastio della Cittadella是都灵一座重要的纪念性建筑,该建筑是由Francesco Paciotto于1564年设计建造的城市堡垒,是都灵作为意大利第一个首都的城市防御象征,也成为文艺复兴以来都灵的重要古迹,目前仅有这座门户成为唯一遗存。这座变身国家级博物馆的城堡,有两个展览同步开幕,分别是“梦想与色彩之间的印象派画家”和“yy同行”,再加上馆藏作品,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、来自法国印象派大师的作品、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家蔡万霖带来的“yy”系列作品在同一场域实现并置,不同历史阶段、不同时空的艺术作品在这座博物馆里展开有趣的对话。
艺术家蔡万霖与现场观众交流合影展览现场当地孩子在临摹作品
在经历威尼斯、米兰的展览之后,意大利的观众对于蔡万霖以及他笔下的小男孩“yy”已经非常熟悉。《都灵赛特报》认为“yy”是艺术家蔡万霖的“另一个自我”,如同禅者一动不动地观察着生命任意在面前流淌。“yy没有嘴巴,却不失丰富的表现力,眼神仿佛迷失于虚空之中,特有的莫西干发型又凸显了现代风格。艺术家对绘画有一种独特的坦率,似乎强调了当代人的孤独与疏远。”当地评论者认为,印象派选择用“效果”来表达,与之相对,蔡万霖专注于角色,用鲜明的造型与色彩,以“真实”的方式见证当下的现实。《都灵共和报》的报道认为,“yy”突出了艺术家个人的智慧与叩问,对比在同一博物馆展出的印象派作品,“这两种艺术源于一种共同的需要:在面对激烈变化的现实情境中,表达人类的切实感受。”
《同行》 布面油彩 2022年
幽蓝色的眼睛和可爱的莫西干发型,消弭了文化与肤色的隔阂,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纯真的孩子,都被“yy”打动。很多当地的家庭一同来观看展览,孩子们带来绘画本和画笔,在作品前开始临摹。其中《天气转冷》被孩子临摹的次数最多。这幅作品诞生于2020年,艺术家为“yy”和他的宠物小猫都套上了红色的马甲,通过“yy”的感知让大家对环境的变化有所感知,裹上衣服的“yy”是让观者感到温暖还是寒意,则完全取决于观者自己的感受,保留了该系列作品一贯的开放性。
《天气转冷》 布面油画 2020年
策展人桑福则格外钟爱《同行》这幅作品,在他看来,图像中有关黑天鹅的隐喻,无疑是对世界变化的敏锐捕捉。作为个体的“yy”依旧保持其空灵的眼神,身旁的黑天鹅则成为照进个体感受的符号,但个体与环境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联,依旧是一个悬置的命题。天鹅往何处去?个体又该何去何从?作为设问者的艺术家,将判断与选择的权利交给观者。
《超级玩家》 布面油画 2021年《福禄yy202106》 布面油画 2021年
还有现场体现足球的《超级玩家》,无疑很容易获得热爱足球的意大利观众的共情,但“足球是圆的”,这句有关足球的格言也在不同的历史时空展示出其多面性,不同国家与文化语境下的观众看到“yy”手中的足球,也会涌起不同的感受。《yy福禄202106》也亮相本次展览,海外的观众或许能通过图像和阐释来了解“葫芦”与“福禄”的谐音关系,也通过这种方式来理解艺术家的美好祝愿,以及“yy”内心的丰盈。陶瓷和不锈钢雕塑的“yy”,则借助当代艺术的形象,让都灵的观众更加直观地体会到材料、观念与角色形象之间产生的多元反应和不同体验。
“yy”正在悄然引发着一场当代艺术浪潮。从北京到威尼斯,再到米兰和都灵,一路走来,这个当代艺术形象,已经从符号化身为一个富有活力与思考的角色,“yy”正在成为不同文化背景下观者的共同介质,透过其可爱的形象与深邃的眼神,越来越多的人们感受到蔡万霖通过“yy”悟道并传达的艺术本质——智慧、良善与美好。
(图片由主办方提供)
标签: